詳情描述
有友人攜一玉圭來,正面有文曰 :“武陵王上圭”,圭上方有 “皇帝”二字,下面有“大秦始皇帝制”五字。背面上方有一圓圈,內(nèi)有“福壽”二字,中間有一車馬圖案,下方有四行共二十字銘文(見下文)。正背兩面字體皆為篆書。初看似石上錯銀文,書體甚美,嘆得佳品。細看,“大秦始皇制”幾字,不禁令人生疑。遂細考之?!巴酢鼻匾郧白苑Q為“王”者甚多,漢以后,歷代也有封“王”,秦始皇統(tǒng)一天下,為行“分封制”還是“郡縣制”,曾引起政爭,秦始皇采納李斯之議,廢分封,行郡縣,就沒有封過一個“王”,何來“武陵王”,還標(biāo)明這是“大秦始皇制”,豈不荒唐!“武陵”武陵,先秦屬楚,為“苗蠻之地”;秦一統(tǒng)天下,置三十六郡,其地為“黔中郡”;漢初,高祖五年(公元前202年),始更“黔中郡”為 “武陵郡”。也就是說秦始皇時作為行政區(qū)域名稱,還沒有“武陵”一名。
現(xiàn)公司征集范圍:
[1]、瓷器:民國之前的精品瓷器,元、明、清為主,宋瓷為佳;
[2]、玉器:翡翠玉器,明清玉及高古玉“潤、透、白”為佳;
[3]、書畫:古代字畫精品,近現(xiàn)代名家作品為主等書畫作品;
[4]、雜項:各類精品雜項,如佛像、石章、各類雕刻、金銀器等;
[5]、油畫:當(dāng)代藝術(shù),各國油畫;
[6]、錢幣: 光緒銀元.大清銅幣.各朝錢幣
圖片展示
